养殖野猪的管理要点

rylyx17年前农业大全33

野猪肉现在在市场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野味肉食,并且野猪的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大。与家猪相比,野猪肉更为柔韧爽口,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但是野猪的养殖却比家猪要麻烦许多,也存在着很多养殖失败的现象。大多都是因为养殖前的准备工作与养殖中的管理不善导致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野猪养殖的管理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野猪 养殖 管理要点

1、选择种猪

如果是专门从事野猪养殖的养殖户,选择种猪可进行采用自己留种的方法,在出栏后必须在猪舍中留下不少于1头的纯种公野猪。公野猪的纯度对后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决定着后期的养殖效益。我们在选公野猪的时候要观察公野猪的外观、活动及粪便等情况。选择长势强、身长腿高的健壮公野猪作为种公猪。如果条件不足的话,也必须选择野猪基因至少在70%以上的,不然只能选择外购。在配种的时候要注意血缘关系,防止近亲交配,导致后代生长能力下降、抗病性差。

野猪 养殖 管理要点

2、猪圈要求

在野猪饲养前期时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猪圈应建立在地势较高,排灌良好,通透性强的地方。野猪舍的地板尽量以水泥为主,既能保证野猪舍的干燥,又便于管理与打扫野猪舍。合理的规划好野猪舍,控制好面积,防止养殖过密,影响野猪的生长。并且还要注意饮水槽的大小,饮水槽不可过小,因为在夏季高温的时候,野猪可能会躺在饮水槽中降温休息。如果过小的话,可能会导致野猪互相挤压,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野猪 养殖 管理要点

3、饲养方法

野猪有着圈养与放养两种饲养方法,但是首先我们要先使用圈养的方法进行人工驯养。野猪的胆子是非常小的,在驯养前非常怕人,脾气较大,容易攻击饲养人员。因此我们在饲养前要购买仔野猪进行驯养,仔野猪的野性小,驯化起来比较简单。野猪的饲料范围广,比较喜欢吃生食与青饲,在养殖前期的时候要增加生食的比例,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混入饲料,改变生食的习惯。等到野猪适应饲养环境后可投喂家猪饲料及植株根茎,促进野猪的生长。

野猪 养殖 管理要点

4、适时配种

野猪的生育能力适中,一般每年可生两胎左右,每胎在6对左右。在母野猪发情后,要根据生产次数控制好配种时间。如果是第一次配种的话,要尽量提早配种时间,如果是多次生产那么则需要适当延迟。当野猪生殖器出现明显的红肿并且颜色逐渐变黑,然后逐渐皱缩,用手按压母猪臀部不动时则为最佳配种时间。配种要选择复配的方式,提高母野猪的受胎率,将公野猪赶入发情母猪舍中。成功配种后赶出,一般母野猪的发情期为3周左右,3周后观察是否还有发情情况,如没有代表配种成功。

野猪 养殖 管理要点

以上就是野猪养殖时的管理要点了,有一些也是我们在养殖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例如种猪选择、猪圈建设等,这些都对野猪的生长都是会产生直接影响的。因此希望大家在养殖前要了解好全面的养殖知识,完善自身。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相关文章

野猪养殖场的建设参考方案

野猪养殖场的建设参考方案

野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强、性情温驯、好饲养,所以特种野猪养殖成为养殖业中热门选项。开办养殖场,先要给野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

野猪破伤风的治疗方法

野猪破伤风的治疗方法

野猪发生破伤风常因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致,常见于小猪阉割后或母猪剖腹手术后,除采用中西药物可治愈外,采用土法治疗也可收到良好效果。首先要将患病猪放在光线较暗的安静地方加强护理,然后采用土法治疗:取红皮...

野猪的生活习性与繁殖特性

野猪的生活习性与繁殖特性

野猪的毛色比较一致,呈暗褐色或棕黑色,是一种保护色,适合于野生环境。野仔猪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条纹。野猪毛稠密而坚硬,背上鬃毛发达,长约14厘米,皮肤粗厚。野猪头部较长,吻显著前突,耳竖立。野...

野猪幼仔如何选择合适的饲料

野猪幼仔如何选择合适的饲料

特种野猪育肥阶段可以参照家猪育肥方法进行育肥,从而获得高的饲料回报率。但也不能照搬家猪育肥方法,“让它快速长成,发情快,繁殖早”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应该把握好分寸。有人说,为了经...

特种野猪的养殖特点

特种野猪的养殖特点

特种野猪的养殖特点养殖野猪就要摸清野猪的习性,今天野猪养殖基地为我们介绍特种野猪的养殖特点:1、抗病力较强:特种野猪的生命力和抗病力优于一般家猪。在放养条件下,除外伤外,很少发病,而圈养后,受外界环境...

野猪养殖的市场前景及经济价值

野猪养殖的市场前景及经济价值

野猪的市场前景当前野猪商品化养殖还是一个新兴的热门项目,目前全国每年供应市场的商品野猪大约在200万头左右。而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大国,年消费家猪量在4.8亿头,所以即使按家猪销量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