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养生之道是什么?

rylyx111年前农业大全45

五味养生之道

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苦、甘、辛、咸,各不相同,而五味有对应了人的五脏,中医养生认为,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

五味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甘入脾,又甜。食甘味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科学研究证实,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祖国医学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缓解疼痛、解除毒素等作用。但是过食甜腻之食品,则会壅塞、泄气,不仅使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还会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不足。

五味养生之道

中医讲“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酸味是由有机酸产生的,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中医药学专家认为酸味入肝。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吃些酸味食品,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之功,还有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并能提高钙、磷等元素的吸收。醋酸还具有消毒之功效。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故脾胃有病者宜少食。

五味养生之道

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五味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辛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因属阳,所以热证患者慎食。如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辛由辣味素构成,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但食之过量会刺激胃黏膜,并可使肺气过盛。故患有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便秘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以不食或少食为好。

五味养生之道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

咸味由氯化钠等成分组成。中医认为咸味入肾,它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的渗透压平衡及正常的水钠钾代谢功能。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科学研究证实,成年人每天吃盐6克左右即可满足自身之需。过量摄入氯化钠可导致多种疾病。

五味养生之道

五味、五脏

五味归属于五脏,都是因它不同的属性而各有所归。五脏与筋、气、血、骨、肉五体有直按联系,五味随之归属五体。《灵枢九针论》说:“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五脏又与鼻、舌、目、口、耳五官有直按联系,五味也随之归属五官。《灵枢营气》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由于五脏与形体各部位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所以,五味也与人体的各个部位相对应地存在亲和关系。因此,所有入口的食物,以其辛、酸、甘、苦、咸的五味,分别养护五脏,并分别循行于经脉养护相应的形体部位,使人健康。

相关文章

橘子吃多了会怎么样?

橘子吃多了会怎么样?

橘子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水果,营养价值非常高,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功效,而且吃橘子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比率比较低,但吃橘子也要注意控制食量,对多了对身体无益,下面我...

枯萝卜的功效与作用

枯萝卜的功效与作用

枯萝卜又叫“地骷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药,入药的部位为萝卜的根茎。有种过萝卜的朋友都知道,在收取萝卜的时候,会留一些萝卜在田中继续生长,直到长出种子,最后将萝卜的种子与根部一...

金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金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金荞麦别称苦荞麦、野桥荞麦、天荞麦等,为蓼科荞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性凉,味辛、苦,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金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猪蹄的营养价值

猪蹄的营养价值

猪蹄别称猪脚、猪手,通常前蹄为猪手、后蹄为猪脚,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能防治皮肤干瘪起皱、增强皮肤弹性和韧性,对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都具有物殊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猪蹄...

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是我们常常有遇到的症状,当出现些情况时对我们饮食甚至是说话都造成一定的困扰。那么,口腔溃疡怎么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吧!口腔溃疡的原因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新房除甲醛最好方法

新房除甲醛最好方法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立方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