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

rylyx112年前农业大全38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你知道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有哪些吗?近年来泥鳅价格节节攀升,野生泥鳅量逐年减少,不少人养殖失败,现总结几个常见的养殖误区及解决办法。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乱购苗种

许多养殖户到外地高价购买所谓的进口的优质苗,因长时间暂养、长途运输死亡率可达70-90%,造成养殖失败。

解决办法:目前没有专供养殖的品种。养殖的是本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前者抗病力强,后者生长快。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鳅苗。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放养不当

10厘米以上的的规格泥鳅体内有卵,运输操作稍有不当,死亡率高达80-100%,因此不能放养。

解决办法:2-3月,池水昼夜温差变化大,宜放8-10厘米的大苗;4-5月宜放5-7厘米的小苗。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水泥池的建设不符合泥鳅生态习性

泥鳅常发生烂嘴病,病情轻的体瘦弱,重的死亡,有的死亡率达40%以上,用药后疗效仍不理想。其实此病是由于水泥池的建设不符合泥鳅生态习性引起的,泥鳅对地表的振动很敏感,当地表振动时泥鳅受惊会窜出5-6米远,泥鳅视力差,如果池子太小,嘴易撞到池壁受伤引发此病。

解决办法:水泥池面积应不小于200-300平方米且池角修成圆型。新池放苗前一月用水泡20-30天去碱,然后用麻袋片包入充分腐熟的鸡粪,每包5公斤,每亩放10-20包,当池壁变绿时取出麻袋包,再放入鳅苗,可有效预防泥鳅烂嘴病。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滥用粪肥

鳅池水体小,施粪肥过多,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一定要注意施肥时间。

解决办法:当水透明度大于35厘米时,用麻袋片包入充分腐熟鸡粪,每包5公斤,每亩放10-20包;当水透明度到20-25厘米时要及时取出麻袋包。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忽视水草作用

养鱼先养水,有草鱼才肥。据统计,泥鳅在有水草情况下,成活率为泥土的1.07倍,为无隐蔽物的1.46倍。因此,用白塘养常规鱼类的方法来养泥鳅是行不通的。

解决办法:在泥鳅池子中栽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这些水草的根系发达,不仅给能泥鳅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的环境,还能起防暑降温、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关文章

泥鳅苗种的快速培育技术

泥鳅苗种的快速培育技术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场地选择养殖场所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

泥鳅怎么杀比较快?

泥鳅怎么杀比较快?

活杀泥鳅在民间一般是采用一条一条往地下摔、铁锅烫、微波炉烤等方式,“摔”尽管效果较好,但比较麻烦,而且会把环境弄得很脏,烫、烤虽然速度快,但对泥鳅的营养价值破坏极大,并且会把泥...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

泥鳅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赤皮病、曲骨病、水霉病、寄生虫病、气泡病和敌害生物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病害的特征和防治方法。赤皮病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

泥鳅鱼苗破膜3天后卵黄吸收完毕,便可以自由游动和摄食,此时可将移入鱼苗池内进行培育。泥鳅的放苗密度分别为:微流水池每平方米放养1200~1500尾,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750~1050尾,同池鱼苗规格要...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

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前面介绍的几种饲养方法,也是由人工营造一个淤泥环境来供泥鳅栖息、生长。但是,在淤泥单位面积上泥鳅的栖息量少,不仅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低,而且采捕时的效率也不高。无泥土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