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

rylyx111年前农业大全39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秋季是河蟹全年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河蟹极易发生死亡的一个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养殖户稍有松懈,不注意加强管理,往往会造成河蟹的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使全年养殖生产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因此,如何增强河蟹秋季养殖管理,预防意外死亡,是保证全年河蟹养殖效益的一个关键,引起河蟹秋季死亡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昼夜温差较大造成河蟹“感冒”从而引起死亡

由于入秋后昼夜温差较大,水体温差变化也大,特别是秋季雨水天气多,雨后水体温差有时甚至会达到9—10℃左右,一些体质差的河蟹对这种较大幅度的温差变化往往很难适应,极易患“感冒”,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死亡。对这一现象应在日常生产中注意适时调控水位,控制水温剧烈变化,天气变化较大时适当加深水位,此外,水面多留些漂浮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对保温控温也可以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因投饵不当引起死亡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变化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过度投喂植物性饲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死亡,出现所谓“胀死”现象。此时应增加投喂小鱼、螺蛳等蛋白质含量较高易消化的饵料,辅以少量植物性饲料,既有利河蟹消化吸收还有利河蟹增肥壮膘;同时注意不投不洁饵料,以免引起河蟹的肠胃疾病。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及时捕捞,预防和减少自然死亡

河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一次次的蜕壳,体积变大,体重增加,进入秋季9—11月特别是“霜降”前后(10—11月)都会有一批二年生的河蟹性腺发育成熟,由“黄蟹”蜕壳变成“绿蟹”,性腺成熟的河蟹由于体内渗透压升高,刺激成蟹进行降河洄游,到浅海去繁殖后代。这就是俗话说的 “西风起,蟹脚痒”,这时如不将其及时捕捞上市,继续留在淡水环境中饲养,极易导致河蟹发生逃逸及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生理失调死亡。现在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效益往往将已成熟达上市规格河蟹进行囤养,待市场量少价高时进行出售,这时更应注意对性成熟“绿蟹”进行及时分拣抓捕出售,避免因自然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文章

高温季节如何养殖螃蟹

高温季节如何养殖螃蟹

夏天高温季节,天气炎热、水温较高,这时候河蟹养殖管理应做好要有足量的水草、保证水质清新、注意饵料质量和防逃防害防病等四点,详细介绍如下。要有足量的水草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

最深度解析河蟹脱壳全过程

最深度解析河蟹脱壳全过程

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不断蜕皮、仔幼蟹或成蟹蜕皮进行的。河蟹的发育形态属于变态发育,每一次蜕皮都是变态发育的一次过程,分为一期,也就是一次脱壳的过程。据了解,从大眼幼体到蟹苗就需脱壳5次;蟹苗到仔...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

春节前放养蟹苗对池塘的要求

春节前放养蟹苗对池塘的要求

河蟹近几年价格的波动很大,开市时价格高,到了中后期价格便逐渐走低,因此很多养殖户都想赶在刚开市时就能卖蟹,以便获得更高的利润。为了能早出塘,很多养殖户选择在年前就放苗,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年前温度低,河蟹...

青蟹吃什么食物?

青蟹吃什么食物?

青蟹别称锯缘青蟹、黄甲蟹、蝤蛑等,为梭子蟹科青蟹属甲壳动物,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在中国南方叫做“膏蟹”,...

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常出现于我们的餐桌上,而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稻田养殖技术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稻田养蟹技术既能实现水稻优产,还能为农户增加一份收入,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