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不蜕壳症预防技术

rylyx112年前农业大全38

河蟹不蜕壳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

不蜕壳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蟹体受伤或有病,不能顺利蜕壳;二是营养不足,长期缺乏钙、铁等必需元素,导致甲壳生长不好,蜕壳困难;三是缺乏适宜的蜕壳环境,如缺氧、水质差和缺乏蜕壳需要的浅水区(蜕壳带)和安静隐蔽的场所等。河蟹染病往往蜕壳不遂而死,所以在河蟹养殖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防病治病。

河蟹不蜕壳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

要科学投饵,补充营养,河蟹养殖投饵是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中、后期。前后期以精饵为主,中期粗、精饵料结合。在投喂数量上,前期比例大,中期比例次之,后期比例小(按体重比)。如果说饵料质量不好,长期投喂后缺少某种营养成分,河蟹就会患病。如缺少维生素C,会导致黑鳃病和黑体病;缺少钙质会导致软壳病;如果饵料投喂不足就会相互残杀。所以,投喂饵料品种、质量、数量等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与蜕壳。

目前,不少养殖专业户简单地以麸皮、饼类投喂,是很不理想的。河蟹蜕壳时要补充大量含钙、铁、磷的饵料,同时还要在饵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必需氨基酸。平时应做到定期向池塘泼洒生石灰,以增加水中钙离子浓度,同时又起消毒作用。河蟹蜕壳期间应加强营养,让其吃饱吃好,不可好一餐坏一餐,饱一餐饿一餐,投饵一般在下午5~6时进行。

河蟹不蜕壳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

要创造适宜的蜕壳环境,保持水位相对稳定,既要有浅水区,又要有深水区

池塘浅水或浅滩处栽培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以利河蟹隐蔽和不受外界干扰。栽培面积以水面的1/5~1/3为宜。平时投饵不足时,水草又可作辅助饵料,此外,水草还能改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注意调节水温,池塘养殖河蟹通常水体比较小,因此池水温差较大,尤其是高温季节,要做好降温工作,保持水温在19~28℃。

河蟹不蜕壳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

加强巡塘和记录

每天3次定时巡塘,早、中、晚各1次,并经常注意河蟹的吃食情况、查看蜕壳蟹的活动情况,及时清理蜕出的蟹壳和死蟹。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定1次水温、气温,各月的平均水温和气温亦要掌握。对河蟹蜕壳后的体重、胸甲宽度进行测定,做好养殖河蟹的各项记录。

相关文章

正常螃蟹有几条腿?

正常螃蟹有几条腿?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多种,下面我们就...

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常出现于我们的餐桌上,而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稻田养殖技术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稻田养蟹技术既能实现水稻优产,还能为农户增加一份收入,下...

河沟围拦生态养殖大闸蟹技术

河沟围拦生态养殖大闸蟹技术

河沟选择养蟹河沟要求水质清新、上游无污染、底部较平坦、淤泥不过厚,透明度30~40cm,溶解氧不低于5mg/L,常年水深在1.0~2.5m,水位落差小,有一定的缓流。河沟内水草茂盛,主要以轮叶黑藻、苦...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大眼幼体因其1对较大的复眼着生于长长的眼柄末端,显露于眼窝之外而得名。大眼幼体较溞状幼体在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其生活习性也发生大的变化。1、大眼幼体具发达的...

寄居蟹换壳的秘密

寄居蟹换壳的秘密

寄居蟹是甲壳纲海洋动物,生活在沙底、泥底水中,偶尔也在陆上或树中,别称白住房、干住屋等,常用其螯吃掉软体动物贝类的肉,霸占其壳为己有,房子有海螺壳、贝壳、蜗牛壳,甚至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用瓶盖来充当家,下...

大闸蟹公的好还是母的好?

大闸蟹公的好还是母的好?

大闸蟹以黄多膏肥闻名于世,在市场上出售的时候有公母之分,哪大闸蟹公的好还是母的好呢?其实不同时段对于吃阳澄湖大闸蟹公母也是有很大的区别,至于大闸蟹公的好吃还是母的好吃是要看你在什么时候吃,不同时段选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