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苗种培育技术

rylyx110年前农业大全52

鳜鱼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苗种培育是鳜养殖的基础,鳜鱼苗种培育还不能像其他淡水鱼那样在池塘中直接投喂商品饲料或用肥水法等培育,因此,鳜鱼苗种培育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鳜鱼养殖效益的高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鳜鱼苗种培育技术吧!

鳜鱼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苗培育条件

1、环境要求: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2、清塘消毒: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3、饵料培育: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鱼苗均有适口饵料。

鳜鱼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苗培育方式

刚孵化出膜的鱼苗身体柔软细嫩,个体比家鱼小,体长仅4毫米左右。经50~6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毫米,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即进入夏花培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鳜鱼苗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生产中归纳为流水和静水培育两种方式,流水育苗成活率比静水育苗高,但生长速度比静水稍慢。

1、流水培育:流水育苗又分用孵化缸和环道育苗两种方式,操作基本相同。

①培育条件:孵化缸(环道)具有水质新鲜、水体交换量大、水温均衡、温差小、溶氧丰富等优点,符合鳜鱼苗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生产中多数采用此种方法,即将在孵化缸(环道)中孵化出膜的鳜鱼苗继续留在人工控制水流的原缸(环道)中培育。

②放养密度:育苗初期,鳜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0.5万~1万尾/平米,随鳜鱼个体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③培育方法:在鳜鱼苗培育过程中,每5天左右应结合分规格转换孵化缸(环道)1次,同时将孵化缸(环道)底部两侧的沉积物清除,鳜鱼苗贪食,最好在孵化缸(环道)转环道前数小时停止投喂饵料鱼,以避免鳜鱼苗暴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静水育苗:静水育苗又分在鱼塘、水泥池和网箱中培育。

①培育条件:培育鳜鱼苗的池塘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30~5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8~1米,在池底可设置一些模拟自然水域的人工礁,为鳜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捕食环境。

②消毒放养:鱼苗放养前,培育池必须彻底清理消毒,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鳜鱼苗7000尾左右,当鳜鱼长走1.5厘米左右时,移入网箱培育,效果会更好。

鳜鱼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苗饵料投喂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开口即食活鱼苗,饥饿时互相残食,这是由其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因此,准确掌握鳜鱼苗开口摄食时间、选择好饵料鱼、及时供应适口饵料是鳜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

1、开食时间:鳜鱼苗的器官分化发育与水温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温23.5~25℃、24~26.5℃、26~29℃时,受精卵至鳜苗开食时间相隔分别为112~120小时、105~115小时和90~98小时,此时,鳜苗运动活泼,能够主动摄食。

2、开口饵料:开口饵料鱼苗的大小是否适宜,直接影响鳜鱼苗摄食及成活率。

①开口饵料选择:生产中宜选择体型扁长、游泳能力较弱的鲂、鳊、鲴等鱼苗为开口饵料,尤以刚脱膜8小时的活鱼苗为最佳,此时的饵料鱼易被鳜整尾吞食。

②禁喂老口鱼苗:如果投喂老口鱼苗,鳜苗只能利用饵料鱼尾部一小部分,剩余部分常挂在鳜苗嘴边上,不仅影响运动,而且容易在水体中腐烂、分解,恶化水质,甚至暴发鱼病。

③准时投喂饵料:在鳜苗开食的3~5天内得不到适口的饵料鱼,则活动能力骤然降低,感觉迟钝,便因此渐渐消瘦而死,甚至发生相互残食、并因吞食不下而卡死的现象。

3、饵料生产:鳜鱼的口裂和饵料鱼的体高随生长而不断变化,不同时期的鳜鱼需投喂一定发育阶段的饵料鱼苗,才能为鳜鱼所吞食。

①60时龄的鳜鱼苗,仅能吞食60~216时龄的细鳞斜颌蝈苗。

②84时龄的鳜鱼苗能吞食60~216时龄的团头鲂苗。

③108时龄的鳜鱼苗,则能吞进216时龄之前各阶段的鲴和鲂苗,同时还能吞进36~108时龄的草鱼苗。

④144时龄的鳜鱼则能吞进36~108时龄的草鱼苗。

⑤144时龄的鳜鱼则能吞进216时龄前的鲴、鲂、草鱼、丰鲤、鲤以及12~216时龄的鲢和24~108时龄的鳙鱼苗为食。

4、投饵数量

①不同日龄投饵数量:不同日龄的鳜苗种其日粮和适口饵料鱼规格是不一致的,每尾鳜鱼苗进食初期,2天内日粮为2~3尾且进食缓慢,2~4日龄口粮为4~5尾,5~8日龄日粮为8~12尾,8~12日龄日粮为10~16尾,14~15日龄日粮为15~20尾,进食速度随鱼体长大而加快。

②判断饵料是否充足:饱食的鳜鱼苗,腹部膨大,呈棱形,尾柄微弓,在流水情况下,靠在内壁静止不动或随水漂流,饥饿的鳜鱼苗身体扁平,在环道内散开觅食,据此,可判断饵料鱼是否充足。

5、摄食方式:在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鳜鱼是从尾部开始吞食饵料鱼的,常常是半条鱼含在嘴里,半条鱼露在嘴外,边吃边游边消化,最后把鱼头吐掉,有时还会看到饵料鱼的头挂在鳜鱼仔鱼鳃盖后的棘刺上,而这又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寄生虫,此时应注意,遇到这种情况不需作药物处理,过一段时间鱼头会自然脱落。

6、加强管理:在鳜鱼苗培育期间,必须实行精细管理,彻底消毒水体,杜绝病原体带入育苗池,严格控制水质,及时排污清污,适时繁殖饵料鱼,注意与鳜鱼苗培育需求相衔接,饵料鱼投喂前必须严格消毒,定期向培育池泼洒药物,切实做好防治鱼病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鳜鱼苗成活率。

相关文章

鱼养殖过程中的冬季管理技术

鱼养殖过程中的冬季管理技术

由于鱼类的代谢跟水温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生长旺期主要在夏、秋两季,到了冬季由于池塘普遍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减少,鱼类摄食较少,新陈代谢非常缓慢,生长速度也随之缓慢,加上自然消耗,鱼体反而会减轻;加之鱼塘...

小丑鱼的资料有哪些?

小丑鱼的资料有哪些?

小丑鱼是一种热带咸水鱼,为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别称海葵鱼,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丑角而得名,已知有28种,一种来自棘颊雀鲷属,其余来自双锯鱼属与海葵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鲫鱼的产地分布

鲫鱼的产地分布

鲫鱼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等,为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属底层鱼类,产地多位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带,洱海鲫鱼较为出名,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鲫鱼的产地分布鲫鱼的原产地分布于中国除青...

三文鱼的养殖技术

三文鱼的养殖技术

三文鱼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学名鲑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鲑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鲑鱼以...

池塘倒藻原因及处理方法

池塘倒藻原因及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的朋友常常会遇到池塘倒藻现象,这一现象往往会让很多的养殖户朋友损失惨重,尤其是在高温及时,降雨较多,极易引起水体分层和盐度骤变等,从而引发藻类大量死亡,引起养殖的水产大量死亡。那么池塘倒藻是什...

鳗鱼疾病防治技术

鳗鱼疾病防治技术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是-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鳗鱼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