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变黑怎么办?

rylyx111年前农业大全39

鹦鹉鱼变黑怎么办?

鹦鹉鱼是很多人喜欢饲养的观赏鱼种,大家都知道鹦鹉鱼以色彩艳丽著称,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尤其是血鹦鹉鱼更是获得人们喜爱,但鹦鹉鱼的养护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否则鹦鹉鱼就容易因为环境变化或患病而出现变色情况,影响观赏,鹦鹉鱼变黑是人们在饲养鹦鹉鱼时比较容易出现的状况,我们来了解下鹦鹉鱼变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鹦鹉鱼变黑怎么办

导致鹦鹉鱼变黑的原因有哪些?

1、温度:鹦鹉鱼容易会因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而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鹦鹉鱼鱼鳍跟尾部变黑)。因此,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此外,在冬季还要注意给鱼缸加温加氧。

2、水质:鹦鹉鱼的嘴巴或者腮变黑是水质不好或水质不适应。应每隔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水。

3、疾病:鹦鹉鱼得了黑斑病,鱼体长出“黑斑点”,呈灰白色。可用浓度为2%~3%的盐水每天浸洗一次(5~10分钟)。

4、受惊:鹦鹉鱼受到惊吓也会出现黑斑,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鹦鹉鱼变黑怎么办

鹦鹉鱼变黑了要怎么办?

鹦鹉鱼变黑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换了黑斑病,黑斑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

【症状和病变】鱼体长出“黑斑点”,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着。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鹦鹉鱼变黑是鹦鹉鱼养护不当容易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有多重,但最常见的还是黑斑病的侵害造成,所以在养护鹦鹉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让鱼体受伤,同时也要注意水质的清洁问题。

相关文章

2017年土鸡价格行情

2017年土鸡价格行情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柴鸡、笨鸡等,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属绿色食品,土鸡和土鸡蛋在市场上都是抢手货,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2017年土鸡价格行情...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指两栖纲、蟾蜍科的动物。蟾蜍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蟾蜍会通过吸气,让身体膨胀起来,并用四条腿把身体撑起来,来威慑攻击者。蟾蜍的生活习性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

沙丁鱼能人工养殖吗?

沙丁鱼能人工养殖吗?

沙丁鱼是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也指制成油浸鱼罐头的普通鲱以及其它小型的鲱或鲱状鱼,小者长二寸,大者尺许,为世界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下面我们就一起...

水貂的养殖方法

水貂的养殖方法

水貂是一种主要用于生产皮毛的特种养殖,野生的水貂大多生活在靠近水流的山洞或林涧,现在市场上的水貂大多是人工养殖的,而且野生的水貂也是不能随便猎杀的,它皮毛的价格和它的大小以及色泽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那...

中华鹧鸪孵化技术

中华鹧鸪孵化技术

中华鹧鸪别称中国鹧鸪、越雉、怀南等,生活在低山间干燥的山谷内及丘陵的岩坡和砂坡上,多在灌丛、草地、荒山等环境中,有时也出现在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竹林中,清晨和黄昏时常在山谷间觅食,晚上在草丛或灌丛中过...

如何选择优质鸡苗

如何选择优质鸡苗

要养出高品质的鸡则需要优质的鸡苗,有经验的养鸡户都有自己的选苗心得,那么这些养鸡户都是怎么来判断的呢?大家肯定想知道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选择鸡苗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从而选出优质的鸡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