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rylyx19年前农业大全45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猪副嗜血杆菌病别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格拉泽氏病等,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对于采用无特定病原或用药早起断奶技术而没有猪副嗜血杆菌污染的猪群,初次感染到这种细菌时后果会相当严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吧!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发生症状

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和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褐而死亡。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传播途径

猪副嗜血杆菌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症、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环境差、断水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猪副嗜血杆菌也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它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地方性猪肺炎。在肺炎中,猪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一种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种典型的“机会主义”病原,只在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预防措施

1、严格消毒:彻底清理猪舍卫生,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2小时后用清水冲净,再用科星复合碘喷雾消毒,连续喷雾消毒4~5天。

2、加强管理:对全群猪用电解质加维生素C粉饮水5~7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治疗方法

1、重症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0.2毫升/千克,每早肌注1次,连用5~7天。

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0毫克/千克,每晚肌注1次,连用5~7天。

3、土霉素纯原粉:大群猪口服土霉素纯原粉30毫克/千克,每日1次,连用5~7天。

4、抗生素:抗生素饮水对严重的该病爆发可能无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发病猪大剂量肌注抗生素。

5、纤维素溶解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副株利克),可快速清除纤维素性渗出物、缓解症状、控制猪群死亡率。

相关文章

一些病猪为什么死前拼命叫?是什么病?

一些病猪为什么死前拼命叫?是什么病?

对于病猪死前为什么拼命的叫,然后死亡。一般猪突然惊叫死忙是常见的是得了急性病。得病后的猪身体的机能下降,食欲差,身体的各个器官环节出现病变坏死,临死前发出痛苦的叫声。引起猪死亡病有哪些?1 急性胃肠炎...

三元杂交瘦肉猪养殖技术

三元杂交瘦肉猪养殖技术

品种血缘组合要科学规范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品种血缘组合关系对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瘦肉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三元杂交猪父母系的血缘一定要清楚明白,并要有特定的标记及资料以备考察。子猪须早期生长发育良好...

圆环,又是圆环!猪场检出率竟高达100%,到底该如何解决?

圆环,又是圆环!猪场检出率竟高达100%,到底该如何解决?

目前猪的圆环病毒病仍然是危害养殖生产特别是断奶仔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据相关统计,该病在猪场的检出率为100%,其危害性可想而知。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可是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养殖户没有引起足够的...

中小规模猪场常见繁殖障碍性疫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2)

中小规模猪场常见繁殖障碍性疫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2)

病例剖检可见死亡仔猪的脑膜出血、水肿,脑脊髓液量过多;肝、脾等实质脏器可见灰白色坏死小点,肾脏有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中央黄白色或灰白色,在肝脏褐色的背景下呈现异常鲜艳醒目的红黄色坏死灶;流产和死产...

猪轮状病毒病防治方法

猪轮状病毒病防治方法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没有症状,病原体除猪轮状病毒外,从小孩、犊牛、羔羊、马驹分离的轮状病毒也可感染仔猪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状,...

母猪产后瘫痪治疗方法

母猪产后瘫痪治疗方法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疾病,期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病因病因目前尚不太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血糖、血钙骤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性障碍。症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