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种植技术

rylyx110年前农业大全51

猴头菇种植

猴头菇人工裁培在各地已形成不同程度规模。突出的问题是产蚤虽能达标,但高品位产品的比率不多,降低了商品价值,影响生产者经济效益。要想生产出高档猴头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猴头菇的种植技术吧!

猴头菇种植

种植时间安排

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10℃~33℃,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最适16℃~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12℃子实体变红。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顺应自然气温的最佳生产季节,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一批菇。

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

猴头菇种植

培养基配置

栽培原料应按无公害食用菌基质条件,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不含有毒有害菌丝的物质,添加剂含量不超5%,比较合理配方:

1、杂木屑4%,棉籽壳4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82%,麦麸15%,石膏粉2%,磷肥1%。

3、棉籽壳38%,杂木屑20%,种过银耳废筒20%,麦麸16%,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2%。配方的含水量60%左右,灭菌前pH6为适。

栽培袋规格为春栽12.3厘米×52厘米,秋栽13.5厘米×56厘米。装袋、灭菌、冷却按常规。

猴头菇种植

优质母体培育

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穴,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

1、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

2、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化的菌丝和已形成瘤状或珊瑚状子实体。

3、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后从菌丝萌发到培养成菌丝体大约20~25天,即可长满袋。

管理上主要调节好温度,接种后头4天,室内温室以26℃~28℃为好,使菌丝在最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造成优势,减少杂菌污染。5~15天内,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袋温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为好。16天之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为适。春季栽培气温较低,可采取加温发菌,促进菌丝正常生长发育。秋季注意防止高温,发菌期要求室内干燥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而且注意避光。

猴头菇种植

定向出菇诱导

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阴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现有摆场常见3种方式:

1、搭架4~5层,集约化立体栽培。

2、搭架1层,排放2袋。1袋地面平卧摆放,穴口朝上,1袋平卧摆放架上,穴口向下。

3、模拟露地香菇栽培,斜靠摆袋,或两旁筑埂,单袋平卧摆放,穴口向下。

以上3种方式对比,第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形成立体,但保湿性差,易形成光头菇和萎缩菇。后两种有利菇体形成刺毛,色泽较白。因为猴头菇刺毛有明显“向地性”长势,但雨季畦床积水,通风不良时,易出现烂菇。斜靠摆袋出菇期,不要轻易倒调菌袋,否则造成刺毛不顺势生长,变成畸形菇。

猴头菇种植

种植环境控制

猴头菇要获得高品位的产品,长菇阶段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调节温度:菌袋下田后应从原来发菌期温度,降到出菇期最佳温度16℃~20℃条件下进行催蕾。在适温环境下,从小蕾到发育成菇,一般10~12天即可采收。气温超过23℃时,子实体发育缓慢,会导致菌柄不断增生,菇体散发成花菜状畸形菇,或不长刺毛的光头菇。超过25℃还会出现菇体萎缩。因此出菇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若超过规定温度,可采取4条措施:①空间增喷雾化水。②畦沟灌水增湿。③阴棚遮盖物加厚。④错开通风时间,实行早晚揭膜通风。中午打开罩膜两头,使气流通顺。创造适合温度,促进幼蕾顺利长大。

2、加强通风:猴头菇是好气性菌类,如果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沉积过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抑制中心部位的发育,就会出现珊瑚状的畸形菇。在这种饱和湿度和静止空气之下,更易变成畸形菇体,或杂菌繁殖污染。为此野外畦栽,每天上午8时应揭膜通风30分钟,子实体长大时每天早晚通风,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但切忌风向直吹菇体,以免萎缩。

3、控制湿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必须科学管理水分,根据菇体大小、表面色泽、气候晴朗等不同条件,进行不同用量喷水。菇小勿喷,特别是穴口向下摆袋或地面摆袋的,利用地湿就足够,一般不喷水。若气候干燥时,可在畦沟浅度蓄水,让水分蒸发在菇体上即可。检测湿度是否适当,可从刺毛观察,若刺毛鲜白,弹性强,表明湿度适合。若菇体萎黄,刺毛不明显,长速缓慢,则为湿度不足,就要喷水增湿。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使空气新鲜,子实体茁壮成长。但要严防盲目过量喷水,造成子实体霉烂。栽培场地必须创造适合85%~90%的空气相对湿度。幼菇对空间湿度反应敏感,若低于70%时,已分化的子实体停止生长。即使以后增湿恢复生长,但菇体表面仍留永久斑痕。如果高于95%,加之通风不良,易引起杂菌污染,创造适宜湿度可采取:

①畦沟灌水,增加地湿。

②喷头朝天,空间喷雾。

③盖紧畦床上塑料薄膜保湿。

④幼蕾期架层栽培的,可在表面加盖湿纱布或报纸增加湿度。

4、适度光照:长菇期要有散射光,一般300~600勒克斯光照度。野外阴棚掌握“三分阳七分阴,花花阳光照得进”,以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

猴头菇种植

采收管理

猴头菇从菌蕾出现,到子实体成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10~12天。有的还可8~10天提前成熟。成熟标志:菇体白色,菌刺粗糙,并开始弹射孢子,在菌袋表面堆积一层稀薄的白色粉状物。根据猴头菇市场的要求,采收的成熟度略有差别。作为菜肴保鲜应市或盐渍加工的猴头菇,最好在菌刺尚未延伸,或已形成但长度不超0.5厘米,尚未大量释放孢子时采收。此时色泽洁白,风味鲜美纯正,没有苦味或极微苦味。若是作为药用的猴头菇,以脱水烘干为商品,子实体成熟度可以延长些,以菌刺1厘米左右采收为好。

猴头菇一般可采收3批,有的还可收4批,但以头1~2批产量高,品位高,一般占总产量的80%。再生菇培育是在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并揭膜通风12小时,让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缩,防止发霉。再把温度调整到23℃~25℃,使菌丝体积累养分。5天左右原基出现,10天左右幼蕾形成,此时把温度降到16℃~20℃,空气湿度提高到90%左右,子实体即健康成长。整个生产周期正常气温条件下60~70天结束,生物转化率一般90%~100%。

相关文章

川楝子的种植方法

川楝子的种植方法

川楝子是一种弱毒性的药材,主要在我国的四川、云南以及湖南、湖北等地种植。它可以用于驱蛔、去头藓、治疗头发脱落、腹胀腹痛、带下、痛经以及小便不利等症状。如果误食会导致中毒,要及时治疗,而使用量过大则会导...

紫云英种子什么时候采摘

紫云英种子什么时候采摘

作为牧草和观赏植物,紫云英在我国种植较为广泛,它的生命力十分强大,对环境具有很不错的适应性,种植和管理都很简单,成本低,所获得的经济价值高。紫云英一般在开花之后结种子,那么,紫云英种子什么时候采摘?下...

月季10月份可以扦插吗

月季10月份可以扦插吗

月季很适合扦插繁殖,一般苗圃育苗、家庭养殖月季都会采用扦插的方法。月季适应性强,扦插时选择健康的枝条就行,为了加速生根可以在底部蘸取少量生根粉。有人说月季一年四季都能扦插,那么,月季10月份可以扦插吗...

天麻虫害有哪些 天麻虫害防治方法

天麻虫害有哪些 天麻虫害防治方法

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根茎可以入药头晕目眩等症状。天麻虫害是常见的,天麻虫害有哪些呢?天麻虫害防治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天麻虫害有哪些天麻虫害主要有蛴螬、跳虫、蝼蛄、介壳虫、白蚁等。天...

厚脸皮是什么植物?

厚脸皮是什么植物?

厚脸皮是一种很别致的植物,很多人都觉的这名字怪怪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厚脸皮是一种景天科落地生根属常绿小灌木植物,别称燕子掌、玉树、死不了、落地生根、叶生根等,而厚脸皮只是我们平时对它的一个俗称,属于...

三角梅不开花怎么办?喷上一种水立马长花苞

三角梅不开花怎么办?喷上一种水立马长花苞

三角梅萌芽期喷点“神仙水”,半月长花苞,一年四季开花全靠它进入四月份,果园里的很多花已经开败,樱桃花、杏花、梨花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绽放之后,已经变成果实谢幕了,至此春天的上半场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春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