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

rylyx19年前农业大全44

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

罗汉松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植物种类,为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叶条状披针形,有着松柏目植物特有的遒劲有力的根系和四季常青的叶子,枝条柔软有韧性,十分适合制作成盆景观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吧!

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

罗汉松生长习性

罗汉松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湿润之砂质壤土,对土壤适应性强,盐碱土上亦能生存,对二氧化硫、硫化氢、氧化氮等多种污染气体抗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我国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栽培于庭园作观赏树,野生的树木极少。

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

罗汉松盆景繁殖

1、播种:罗汉松的播种繁殖可于8月份进行,通常于露地苗床进行,随采随播,覆盖稻草,注意遮荫,保持基质湿润,入冬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冻。

2、扦插:罗汉松的扦插繁殖可于春、秋两季进行,春插于3月中旬,选取1年生的粗壮休眠枝条作插穗。秋插于7~8月份,选取半木质化的绿枝作插穗。插穗都应带踵,注意遮荫,以3月移植最为适宜。

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

罗汉松上盆造型

1、上盆:罗汉松通常于春季发芽前上盆,盆土宜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由于罗汉松姿态古朴雅致,故宜选用紫砂盆或釉陶盆栽培,盆形则因树形而定。

2、造型:罗汉松的造型多在休眠期进行,以蟠扎为主,修剪为辅。由于罗汉松的枝条柔软,易于蟠扎,又可进行修剪,因此造型多样,常见的形式有曲干式、斜干式、卧云式、悬崖式和提根式等,枝叶可修剪成去片状或馒头状。

罗汉松盆景制作方法

罗汉松盆景养护

1、场地:罗汉松在夏季应放在温暖、湿润、空气流通的地方,冬天应放在高于5℃的室内,但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其休眠。家庭盆栽的罗汉松一年四季都应该放在室外通风处养护,不能久放在室内,否则会叶黄脱落以致死亡,夏季高温不宜曝晒,需放置在半阴处养护。

2、浇水:罗汉松喜湿润的土壤,生长季应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盆内不能渍水,夏季经常向叶片或地面喷水,浇水应浇足浇透,可保持叶色亮丽,秋、冬季水分可适当减少。

3、施肥:罗汉松在春、秋两季生长季节只要施加l~2次以氮为主的追肥即可,无需过多的磷、钾肥。已经成型的罗汉松不宜多施肥。通常在生长季节,每隔1个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入秋后就不再施肥。

4、修剪:罗汉松要经常修剪,以保持树形,开花时最好及时将花蕾除去,以免消耗养分。对已造型的盆景,须注意摘心和修剪,防止枝叶徒长,以保持原来的姿态,修剪摘心工作最好在春、秋季生长期间进行。

5、翻盆:罗汉松通常每2~3年翻一次盆,一般在3~4月份进行。

6、虫害:罗汉松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和大蓑蛾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相关文章

大叶黄杨球种植时间

大叶黄杨球种植时间

大叶黄杨适应能力较强,有非常高的成活率,合理维护,就可以确保长久的存活。大叶黄杨是常绿灌木,生长低矮,分枝多,枝叶茂盛,绿化价值很高,常用作修剪造型和绿篱绿化,应用地区广,栽培适应性强。1、扦插大叶黄...

白蜡树盆景图片欣赏及养护技术

白蜡树盆景图片欣赏及养护技术

一般人对如何养好盆景心中没底,更别提很少见的白蜡树盆景了。花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元买一盆白蜡树盆景回家,因为养护不到位死掉了,甚是可惜。其实,只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养好白蜡树盆景并不难。浇水白蜡树盆...

怎么扦插紫叶稠李?紫叶稠李扦插技术

怎么扦插紫叶稠李?紫叶稠李扦插技术

紫叶李的叶常年紫红色,是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目前紫叶稠李在园林中的应用很不错,行情也好,市场价格为:江苏尚层绿化高度350公分米径5公分地径6公分冠幅250公分紫叶稠李98元一棵。那么...

天南星种植技术要点

天南星种植技术要点

天南星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一味中药材,具有解毒消肿、化痰祛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等疾病。而且天南星在我国种植的范围也十分的逛过,基本上处理西北和西藏地区之外,低于各地...

鸡爪槭的繁殖方法

鸡爪槭的繁殖方法

鸡爪槭的叶片与枫叶类似,树冠呈现出一个椭圆形,鸡爪槭叶子红了之后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我国很多公园都可以看到鸡爪槭,也有一定面积的鸡爪槭种植面积。种植鸡爪槭的时候繁殖是比较重要的,那么鸡爪槭该怎么繁殖...

杜鹃花有毒吗?

杜鹃花有毒吗?

杜鹃花有毒吗?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杜鹃花非常美观,不少人喜欢在室内摆放杜鹃花,净化空气,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功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