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催产的基础知识

rylyx112年前农业大全42

泥鳅催产的基础知识

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繁殖期为4月至8月(部分较热的地区能繁殖到9月,产卵高峰期为5-6月份,北方地区繁殖期会有所推迟。养殖者若不好把握,可以以当地水温恒定在18℃以上的时间来确定当地泥鳅可开始繁殖的时间,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繁殖水温为22℃-25℃,在长江以北或气温回升比较慢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水温及天气合理安排催产时间。

泥鳅催产的基础知识

亲鳅的选择

目前用于繁殖的种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野生泥鳅中挑选出成熟度较好的泥鳅作为亲鳅,另一种是自己培育或引进培育好的亲鳅。对于这两种泥鳅都应选择体质健壮、体形端正、体色正常、无伤无病的雌雄泥鳅作为亲鳅。雌鳅的个以体重20-40克,体长15-20CM为好;雄鳅的个体以体重10-15克,体长为1-15CM最佳。个体过大的泥鳅虽然产卵量更大一些,但在自然状态下受精率都不是很理想。

泥鳅催产的基础知识

雌雄鉴别

繁殖催产要求雌、雄比例为1:1.5-2 鉴别方法:在同一批泥鳅中雄鳅的个体较小,一般是雌鳅的一般大小。一般体长达6CM以上的个体我们都可以通过胸鳍来判断其性别。雄鳅的胸鳍较长,末端尖而上翘,胸鳍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珠星;当鱼体静止不动时镰刀形;雌鳅胸鳍较短,末端圆钝呈扇形,胸鳍第二鳍条与第三鳍条基本等长,基部无骨质薄片和珠星,雄鳅背鳍末端两侧有肉质隆起;雌鳅无异样。生殖季节雌鳅腹部膨大柔软,略带透亮的粉红色或黄色,生殖孔大;雄鳅腹部扁平,挤压时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相关文章

泥鳅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

泥鳅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

完全自然繁殖完全自然繁殖又叫诱集繁殖,是利用泥鳅的自然资源,人工诱集其产卵群体并获得受精卵的方法。采用此法时,首先在产卵季节,利用泥鳅的产卵习性,即喜在岸边的水草丛中产卵,相应地选择环境僻静的水草区,...

泥鳅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虽然生命力较强,但养殖泥鳅生活的水域是一个很复杂的环境,它们的生长和生活除了受水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以上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超越鳅鱼本身的适应能力,或是鳅鱼自身抵抗力减弱,都会导致病...

泥鳅的养殖前景

泥鳅的养殖前景

泥鳅是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中下游地区,下面我们就...

冬季池塘养殖泥鳅的管理技术

冬季池塘养殖泥鳅的管理技术

冬季池塘养泥鳅技术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

泥鳅的亲本选择和培育技术

泥鳅的亲本选择和培育技术

亲鱼来源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生产单位自己培育经筛选具明显生长优势的个体,避免近亲繁殖。亲鱼要求泥鳅一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

泥鳅幼苗培育及管理技术

泥鳅幼苗培育及管理技术

前期培育阶段根据水色情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等农家肥,也可用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内,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滴滴友链